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11日開會決議,中正紀念堂旁的信義路一段與愛國東路兩側建物高度可放寬至65公尺,增建12公尺,等同於4層樓的高度,中正紀念堂終於解禁維持39年的建物限高限制。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出席「106年度國際護師節慶祝大會」,針對此事,柯表示,就把中正紀念堂當成重要的公園,看能開放多少。

北市都發局11日在會中報告指出,未來專區範圍不會改變,除了信義路以北及愛國東路以南兩側會放寬到65公尺外,杭州南路二段以東因位在中正紀念堂正後方,為維護天際線維持原限高;中山南路以西因鄰近博愛特區,本就因維安考量限高24公尺。

身為會議主席的副市長林欽榮表示,中正紀念堂周邊限高問題一直都存在,也累積了30多位里長的陳情,林榮欽指出,重點不是「去蔣」或「反蔣」化,而是以開放性、公共性討論周邊建物的高度放寬議題,讓周邊更有開發效益。

副市長林欽榮表示,中正紀念堂周邊限高問題一直都存在,希望以開放性、公共性討論周邊建物的高度放寬議題。(資料照,蘇仲泓攝)

中正紀念堂於1980年落成,標高76公尺的主建物曾是台北市最高的建築。由於當時「尊敬蔣公」的社會風氣與維護周邊景觀等原因,1978年劃定周邊50公尺為特定專用區,規定限制建物高度不能高過53公尺。但在柯市府上任,考慮到時代背景變遷,為了平衡都市發展,提出放寬限高計畫。

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也強調,考量都市景觀限制,仍必須有一定限制,無法全面放寬。林欽榮說明,此案是針對原範圍做討論,建議在日後中正區都市計畫可再討論。

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出席「106年度國際護師節慶祝大會」,並表示,周邊民眾想都更,卻因為過去威權理由,而建物高度受限,「這不合理」。柯文哲表示,如今要放寬他認為是可行的,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限制,他認為大家就把中正紀念堂當成重要的公園,看在這個前提下,能夠開放多少。

相關報導
● 柯文哲脫口稱「被強暴比誘姦便宜」 連勝文批:政治不就是要有良心嗎?
● 3年內不處理中正紀念堂、消滅威權圖騰 姚文智:就是蔡總統「不負責任」

作者:on.cc東網-王乾任 (社會觀察家)

?

日前看到某家媒體,竟把開業兩天就暫停營業的餐廳的問題,照例歸咎到一例一休,就覺得荒謬透頂。該新聞報導中的案例,明明是沒有做好創業初期的資金配置,一口氣展太多店,花了上信貸利息最低億元,使得開店後的現金流不足以支撐而暫停營業,卻怪到一例一休頭上,著實太過誇張。

一例一休是面照妖鏡,反映出台灣社會每一個人對於真正需要照顧的弱勢者的看法。(呂惟揚 攝)
?

說真的,到現在還來寫一例一休爭議都覺得有點可笑,可是成天看媒體新聞報導繼續以「一例一休」作為討論各種物價上漲、企業倒閉的起手式,著實覺得還是應該再寫一點東西,談一談一例休這個「動搖國本」的議題所引發的社會輿論背後的一些東西。

從近來媒體報導台灣經濟議題的姿態,可以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企業主可以無能,無力改善自家營運體質,被迫使得旗下員工得加班才能賺到溫飽薪資都不再是丟臉的事情,而是什麼了不起的偉大情操,反而是為了照顧與保護弱勢勞工的勞動權益而落實一例一休的政府和民間支持者成了大壞蛋,害了這些弱勢勞工沒辦法多加班賺錢?

如果說,今天員工自願加班是為了創造傑出成就,是為了超越溫飽,那麼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然而,如果說加班是為了賺取基本溫飽,不加班則活不下去,那麼有問題的絕非落實一例一休的政策,而是無力讓自己的員工在基本時數中賺取溫飽收入的企業。

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並非不懂經濟學原理的一些媒體、政黨和知識分子,為了自己的政治立場或其他利害關係,明知道落實休假日以保障勞工權益是必走之路,卻依然不斷緊咬一例一休這個議題不放,藉此營造執政黨拚經濟無能的印象。

今天台灣如果經濟真的好,落實一例一休就不會有那麼大的爭議,而台灣經濟不好也絕不是執政一年的執政黨能夠創造的奇蹟,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偏偏某些就是元信用破產貸款凶的共犯結構,卻在媒體上帶頭叫囂,斥責執政黨照顧勞工政策的作為。

一例一休保障的是社會上相對弱勢的勞工群體,也就是那些只能靠基本工資勉強溫飽的勞工群體,而不是有一技之長或是中高階勞工,這些勞工或俗稱的白領階級早就落實周休二日已久,企業主也都接受了這個現實。唯有屈居底層的勞工仍然未被照顧,好不容易有一個落實到照顧底層勞工的政策,卻引發一股強烈的反彈聲浪。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和日前政府廢止外籍移工工作滿三年得出境再入境的規定後,遭到部分利益團體的強烈反抗一樣,凸顯了台灣社會對於無力自己維護自己權益的弱勢族群的態度,就是盡可能的壓榨,不希望政府的手介入、干預。

前一陣子,林立青的《做工的人》出版後,在知識圈頗引起一陣回響,各大媒體爭相報導與轉信用不良恢復載內容,銷售成績也很不俗。這本書談的正是台灣社會底層勞工的辛酸,讓許多人見識到了從未想像過得辛苦世界而引發惻隱之心,許多人看見社會上相對強勢族群對於弱勢底層者的壓迫之現況。

反諷的是,同樣的媒體,可能一邊的版面大力為文追捧《做工的人》一書對底層苦難的深刻刻劃,另外一邊的版面卻發文抨擊執政黨的一例一休。

如果我們的社會只願透過文學作品認識底層弱勢的苦難,卻不願意透過實際政策改變底層受苦者的命運,這又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社會?

心理學說,人都會有高估自己能力的偏誤。會不會當我們以為自己是好人的同時,就以此自滿且自豪,卻忘了其實不經意的傷害圍繞在我們身邊,為我們服務的弱勢勞工而不自知?就像某些素來在外有慈善美名的老闆,竟被爆出虐待或囚禁移工多年的醜事?

一例一休是面照妖鏡,反映出台灣最低個人信貸利率社會每一個人對於真正需要照顧的弱勢者的看法。

房屋借貸 ?

更多東網評論
329E700F1BCF7985
arrow
arrow

    asw884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